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1年度“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Banking 500 2021)。在今年的排行榜上,中国和美国的银行品牌依旧平分了前十名,中国工商银行继续蝉联榜首。
全球银行品牌500强的总价值为12705亿美元。其中,76个中国品牌价值4304亿美元,占比33.9%。74个美国品牌价值2748美元,占比21.6%。9个加拿大品牌价值626亿美元,17个英国品牌价值512亿美元,27个日本品牌价值413亿美元,9个法国品牌价值357亿美元,9个西班牙品牌价值295亿美元,18个印度品牌价值273亿美元,9个澳大利亚品牌价值232亿美元,4个荷兰品牌价值211亿美元,13个瑞士品牌价值207亿美元。
目前“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采取现金流折现方法,通过分析财务数据等方式评估银行的市场影响力、设立不同银行的品牌折现率等步骤测算出各银行的品牌价值。入围的银行有商业银行,也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
具体来看,2021年度,中资银行约有49家进入500强榜单,在数量上比去年多了3家。其中,有20家进入了100强。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再次蝉联榜首前四位其中工行品牌价值已连续五年排在榜首。在榜单前十中,除这四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外,招商银行以210.4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十位。
另外的五家公司全部来自于美国,它们分别为: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花旗(CITI)、富国银行(Wells Fargo)、大通银行(Chase)、摩根大通(J.P. Morgan)。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首次突破21万亿美元大关新冠疫情下,美国居民储蓄率明显提升,2020年居民平均储蓄率为16.5%,远高于新冠危机前几年7.5%的平均水平,使得美国银行业负债端存款余额实现了近20%的同比增长。
在资产端,受美国企业动用银行授信缓解自身流动性压力,以及美联储和财政部动用逆周期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业贷款规模逆势增长,2020年三季度末美国银行业贷款规模同比增长了4%。
从资产端结构看,贷款、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下降明显;现金资产、债券投资占比上升。从负债端结构看,存款在总负债中的占比明显提升。
在疫情的恐慌情绪影响下,美国的居民、企业都尽力增加自身的流动性储备,而美联储巨量流动性投放一方面平抑了市场恐慌,另一方面也导致资金多流向大型银行,存款集中度明显上升。不同规模的银行响应美联储计划投放贷款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社区银行成为政府薪资保护贷款项目(PPP)的发放主体。
从收入和盈利指标看,银行业利息收入和净息差(NIM)大幅下降,非息收入及其占比提升,ROA、ROE下滑明显。
另外,在品牌价值涨幅方面,印度联合银行较去年提升了163%的品牌价值,为全球最高。在品牌价值涨幅前20名的银行中,宁波银行涨幅63%、重庆银行51%、渤海银行49%,分别位列全球第5、11、13位。
在品牌价值贡献度上,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贡献了该榜单全部品牌价值总和的1/3(33.88%)。美国排名第二占据21.63%。
总结来说,就目前的数据来看,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中头部力量加重,整体品牌价值贡献占比提升,品牌增速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