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躲不过基本面和市场面的背离,本周我们刚刚分析过京东基本面与市场面的偏离,但是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天中,拼多多也经历了和京东相似的情况。
3月17日,拼多多(NASDAQ:PDD)发布2020年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拼多多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5.477亿元,同比增长146%;经营亏损20.78亿元,归母净亏损13.76亿元,均同比有所收窄。但是在3月17日开盘,拼多多却股价重挫,跌幅超过10%。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拼多多基本面和市场面发生背离的了?
首先,从财报上来分析拼多多从未实现真正的盈利。虽然此前 2020 年第三季度财报,拼多多官宣首次盈利,但是并不是真正的盈利。
虽然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拼多多的三季度财报中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4.664 亿元。但实际上,在美国通用准则(GAAP)下,拼多多归母净亏损7.85亿元,并且在2020年四季度财报中,拼多多更是由盈转亏,据财报显示,在非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拼多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1.845 亿元,全年净亏损为 29.65 亿元,均较上一年同期收窄。
其次,是模式转重导致拼多多盈利无望。虽然拼多多竭力“控制“销售费用率,但自营业务的发展大幅拉低了毛利率水平,导致拼多多亏损态势延续。2020年四季度,拼多多经营亏损20.78亿元,归母净亏损13.76亿元。拼多多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销售费用的消耗,这主要源于拼多多通过投入“百亿补贴“获取和留存用户。“百亿补贴”是把双刃剑,既是拼多多营收增长的驱动力,也是拼多多长期亏损的主因。为了释放利润空间,拼多多竭力压缩销售费用率,但释放出的空间却依然被营业成本上升部分抵消。
而且拼多多的可留存客户也非常有限,用户数是衡量电商平台的关键指标,也是拼多多最新财报中的最大亮点之一。但是尽管根据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超越阿里巴巴的7.79亿,京东的4.72亿。但是实际上拼多多用户的粘性不高,现有用户留存很大程度是归因于补贴。并且有很多的消费者很讨厌拼多多目前的营销模式,一旦拼多多一旦减少或停止补贴,部分用户便会流向品类更多的阿里或体验更好的京东,所以拼多多的留存的“忠实用户”有限。
另外GMV 增速,一直是资本市场注资拼多多的一个焦点。但是在2020年拼多多的GMV 及全年营收增速放缓,据财报消息显示,2020 年,拼多多年度成交额为 16676 亿元,同比增长 66%,相比 2019 年,拼多多年度成交额 10066 亿元,较上一年的 4716 亿元增长 113%。
从 2020 年的四个季度分别来看,截至一季度的 12 个月拼多多的 GMV 为 3016 亿元,同比增长达 108%;第二季度, 拼多多的 GMV 达 3457 亿元,同比增长近 79%;第三季度,拼多多 GMV 为 4385 亿元,同比增长 73%。也就是说,在去年,拼多多的 GMV 增速在加速放缓,而且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低于 100%。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9%。拼多多即便营收和GMV均有所放缓,但依旧大幅领先于全国均值。
在公布财报的同时,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这也是导致财报之后,拼多多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辞职一事,在黄峥发布的2021年度致股东信中解释了自己转身幕后的两个原因:其一是为了确保拼多多10年后高速高质量发展,作为创始人,黄峥希望跳脱出来摸一摸10年后的路,其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剧烈变化,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迭代。”据悉拼多多正在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变,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进行新一轮投入,新业务迅速成长。
黄峥认为,内部变化改变了拼多多,锻炼了新一代的管理者,是时候让更多“后浪”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了。据悉退休了之后,黄峥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这也表露出黄峥更深的思考。黄峥表示,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他的1:10的超级投票权也将失效。辞任董事长后,黄峥个人名下股票将继续锁定3年不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