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面临15年以来的最大亏损,马云的辞职,董事会的重新洗牌,疫情冲击下的孙正义还站起来吗?
01软银面临15年以来首亏
在刚刚过去的5月18日,软银集团(SBG)软银集团宣布董事会将进行人员变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将于6月25日正式辞去软银董事一职,还在此之前担任软银集团独立董事18年之久优衣库创始人柳井也于去年年底辞职。
与此同时,软银集团还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9年财年及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软银集团2019年第四季度经营亏损1.35万亿日元,创历史新低。归属软银母公司的净亏损为9615.76亿日元,2018年同期的净利润为1.4112万亿日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软银集团自1994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而对于亏损原因,软银称主要系旗下愿景基金的投资项目出现巨额亏损。
据财报数据显示,2019财年软银愿景基金亏损高达1.9万亿日元,而其2018年同期实现利润1.26万亿日元。仅在2019年第四季度,愿景基金投资亏损就达到1.1万亿日元。
据相关财报显示,软银在愿景基金所投赛道中,主投的项目分别位于交通&物流、消费、房地产&建筑等领域,投资额分别为331亿美元、115亿美元、99亿美元,总体占投资额占比72%,而在疫情影响下,物流,消费,房地产几乎都在停滞不前。
3月27日,曾被孙正义称为愿景基金整个投资组合的“基石”太空互联网公司OneWeb也正式申请破产。破产原因主要是因为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给市场动荡,使OneWeb和软银之间20亿美元的资金谈判破裂。OneWeb资金告急,最终走向尽头。
目前,软银大规模大力扶持的WeWork、Uber和OYO等公司市值和估值也在大幅缩水。而在这些公司中WeWork可以说是软银的一笔灾难性投资。
02诺伊曼的起诉
2017年,软银以44亿美元收购WeWork近五分之一的股份,帮助其向亚洲扩张;2018年,软银投资以认购股权形式向WeWork投资40亿美元;2019年初,软银又向WeWork注资20亿美元。
但是高投资并没有高的回报。在经历了2019年10月份宣布从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撤回招股说明书,无限期推迟IPO、创始人离任、业务和人事的重整等一系列的事情之后,WeWork曾经的光环正在逐步消失,公司估值暴跌,从最高的470亿美元,一路跌到不足80亿美元,就连着孙正义也被拉下初创公司投资风向标的神坛。
而为了挽救WeWork,2019年10月,软银提出包含撤换创始人亚当•诺伊曼在内的拯救计划,计划决定在2019年11月份按照19.19美元/股的价格收购价值高达30亿美元的WeWork股票,其中包括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前任首席执行官亚当•诺伊曼手中高达9.7亿美元的股份。
但随着2020年疫情的不断加重,软银已决定放弃30亿美元对WeWork的要约收购,而在软银决定终止该笔要约收购之后,目前仍是WeWork联合创始人、董事的诺伊曼选择起诉软银集团,原因则是其终止了此前向WeWork股东提出的30亿美元股票回购要约。
诺伊曼在诉讼中指控软银及其软银愿景基金在4月1日正式宣布放弃股票回购要约前“秘密采取行动破坏”了这一认购协议。而诺伊曼已经在5月4日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递交了诉讼书。
据悉,诺伊曼提起的诉讼的主要目的就是向投资者施压,要求其不要放弃本可以让重组得以通过的某些权利(包括优先购买权和共同销售权),从而“破坏”了在中国合资企业的扩张进程。
但是对此外界媒体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彭博周刊的记者就嘲讽诺依曼吃相难看:“他创造了一家公司并以极快的速度摧毁,为自己谋得十亿美元。他烧了软银100亿美元,然后回头再问软银要10%的辛苦费。真是一个传奇。”
福布斯的记者则说:“WeWork的衰落说明诺依曼应该起诉自己。”
另外,软银首席法务官罗布·汤森(Rob Townsend)也在一份声明中公开表示:“针对这些毫无根据的指控,软银将积极为自己辩护。根据亚当·诺伊曼同我们签署的协议条款,软银没有义务完成诺伊曼先生,也就是这一股票收购交易的最大受益者,寻求出售近10亿美元股票的要约。”由对美国共享办公WeWork投资减记带来的损失为45.82亿美元,2019年12月份,WeWork的估值为73亿美元,而到3月底已缩水至29亿美元。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走到今天,到底有多少是商业模式的错、经营策略的错、创始人的错、资本的错,很难分清楚。
文章参考资料:
软银巨亏万亿!孙正义自嘲投资WeWork很愚蠢:Chirs~ OFweek机器人:澎湃新闻
软银投资WeWork亏损477亿元,创始人诺伊曼起诉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