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9点30分,中国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正式登陆A股科创板。以发行价64.39元/股开盘,开盘涨约288%,股价报250元。
寒武纪科技由陈天石和其兄陈云霁联合于2016年创立,陈天石和陈云霁两兄弟都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陈天石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算法,陈云霁则主攻计算机芯片。
而寒武纪的故事,始于中科院。寒武纪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
2016年,中科大少年班的陈天石、陈云霁两兄弟创立了寒武纪。而陈天石团队之所以把公司命名为“寒武纪”,是因为寒武纪是地球物种多样性大爆发的年代。从寒武纪之后,地球进入了生命的新纪元,公司希望寒武纪处理器能开启AI时代的新纪元。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从创立到IPO用了不到五年时间,比同期申请IPO的人工智能公司都要短。

华为和寒武纪的故事还要追溯到寒武纪刚刚成立之时。
当时的寒武纪总有这超强的技术,但是如何将技术商业化成了寒武纪创立之初的当务之急。而恰好此时,华为旗下一个市场团队找到了陈天石,向他咨询AI与智能手机芯片结合的可能性。这一下让陈天石看到了AI芯片行业的转机,他带领团队将前期设计的处理器经过调整之后,卖给了华为。
2017年9月,华为在德国IFA展上重磅发布了世界首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其背后搭载的正是寒武纪1A处理器,并在华为Mate 10手机中投入大规模商用。这是当时AI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寒武纪从此声名鹊起。时至今日,寒武纪已成为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处理器芯片的企业之一。
而作为寒武纪最大客户,2017、2018年两年间,来自华为的销售额占据公司营业收入的九成。但是从2018年10月,华为宣布将自主研发AI手机芯片,自此之后,2019年寒武纪来自终端处理器IP业务的收入占比开始减少。
寒武纪在招股书坦承:“华为海思未来与本公司在终端、云端、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产品领域均存在直接竞争。由于华为海思及其母公司为全国知名科技集团公司,其选择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芯片产品使得公司IP授权业务收入下滑较大,而且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但是即时失去华为,寒武纪也不怕,毕竟作为硬科技公司,产品就是生命。而寒武纪已成立以来已发布多款中国领先、乃至世界领先的产品。

在 2020 年 6 月寒武纪在招股书中 “剧透” 了其新一代 7nm 云端智能芯片思元 290。而目前目前该芯片已处于内部样品测试阶段,其理论峰值性能与华为昇腾 910 相当,并超过英伟达 V100 和谷歌第三代 TPU,预计其将于 2021 年形成规模化收入。
此外,思元 290 有望成为商业客户除英伟达之外的可用选择,寒武纪相关客户也可以在新基建浪潮中,占据更有利的市场地位,并且可以免遭市场受限风险的威胁。而如果思元290真的成功,那将打开寒武纪的业绩想象空间。
此外,在上市之前,寒武纪已经获得了多次融资,其中不乏知名机构,体现出市场对公司技术和前景的认可。
2017年8月,寒武纪进行A轮融资,吸引了国投创业、阿里创投、联想创投等资本入局。
2018年6月,寒武纪进行B轮融资,元禾原点、国科投资、阿里创投、联想创投等继续跟投支持,中金资本、中信证券投资&金石投资、TCL资本、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新力量涌入,融资后寒武纪整体估值达25亿美元。寒武纪最新提交的招股书显示,目前已有32家股东投资寒武纪。

而目前从估值看,寒武纪几乎是A股最贵的公司。目前寒武纪的估值为136亿元其市销率高达191.4倍,除去百奥泰(688177.SH)和神州细胞(688520.SH)之类产品没有上市的创新药公司,寒武纪市销率处于A股高处。
不过,目前市场对寒武纪的估值分歧很大。有的分析认为,寒武纪当之无愧应当按照高科技公司的估值方法来计算估值。
由此:根据市值/研发投入来计算,寒武纪预计市值在1200亿以上,根据对比同行业海外龙头公司(英伟达)来估值,寒武纪预计市值在750亿以上。
用分步估值法(SOTP)来计算,那么寒武纪的估值为311.2亿元。
PS估值法:IP授权和智能计算集群2019年共产生3.65亿元收入,给予25倍PS,估值为91.3亿元。
PEG估值法:AI推理芯片2019年产生6171万元毛利(78.23%毛利率),AI推理芯片行业预计3年复合增速约60%,相比特斯拉和药明康德1.24倍的PEG,该业务处于更早期,给予3倍的PEG,估值为6171*60*3=111.1亿元。
研发投入估值法:假设2019年50%的研发费用投入训练芯片,则对应2.72亿元,参照同样亏损上市的泽璟制药,发行时对应“市值/研发费用”为56.7倍,给予50X“市值/研发费用”。
而根据市场调研公司Tractica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110亿美元增长到 2025年的72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
这意味着,寒武纪面对的是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千亿元级别市场。寒武纪的关键在于能从这个市场中攫取多大份额。
目前寒武纪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英伟达、华为、ARM、地平线等,寒武纪在绝对实力上并不占优。所以公司采取了与下游客户深度合作的方式拓展市场。
服务器是未来AI芯片的主战场。目前寒武纪已经和联想、中科曙光(603019.SH)达成合作协议,其他有可能达成协议的厂商为浪潮信息(000977.SZ)和新华三。考虑到新华三包含了惠普服务器业务,预计在最乐观情况下,寒武纪能够拿到2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到2025年,公司营收将达到千亿级别。
如果按照这一最乐观的假设,公司目前的850亿的市值“似乎”有其合理性。但如果采用更加中性的假设,寒武纪仅能拿到的市场份额10%左右,那公司的营收将比乐观假设时缩水一半,目前的估值明显显得偏高。
本文参考资料:
AI芯片第一股来了!开盘狂涨290%,市值超千亿,寒武纪凭什么?:全天候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