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夜之间,两只独角兽都折戟了IPO。
3月11日,据上交所网站显示,因发行人及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上交所决定中止被依图科技有限公司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
据悉,此次搁浅IPO,是与依图科技的红筹架构有关。因为公司是存在协议控制架构的红筹企业,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需要较长的时间落实规则和监管核查等要求,因此依图科技主动向上交所提出了中止申请。
依图科技成立于2012年,主要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研发及销售包括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与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并称为计算机视觉的“AI四小龙”。
在IPO中止消息发布之前,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依图科技会和云从科技一同竞争谁是“AI第一股”,但是这次中止IPO或许将让云从科技大大领先,率先登陆资本市场。而这对于亏损烧钱的AI初创企业来说,时间也是金钱,如果错过时机被竞争对手弯道超车,之后的差距或许很难弥补。
另外和依图科技一样被中止ipo的还有禾赛科技。
2021年3月11日晚间,科创板发布公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决定终止对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据公告显示,2021 年 3 月 5 日,禾赛科技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关于撤销对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保荐的申请》(华泰联合[2021]69 号)。同一时间,禾赛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禾赛科技字[2021]1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作为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2014年成立于上海,主营业务为研发、制造、销售高性能激光传感器。
但是和依图科技一样,禾赛科技也是在不断地烧钱道路上加速。根据招股书显示,禾赛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1947.4万元、1.33亿元、3.48亿元,营收规模不断增长,但是公司利润表现却不太理想。2017年、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427万元、1611万元、-1.5亿元;禾赛科技2020年前9个月净亏损为9380万元。
禾赛科技原本计划通过IPO募集20亿元人民币,以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激光雷达专属芯片项目以及激光雷达算法研发项目来提高盈利。所以此次撤回,对于一向以高额研发投入的禾赛科技来说,一下从云端回到了现实。
其实禾赛科技和依图科技也不是今年IPO上市失败的个例了。事实上,自打2021年1月启动现场检查之后,就出现了几十家申报企业密集主动撤回材料,中止ipo上市。这个过程中,包括了蚂蚁集团、灿星文化、柔宇科技,和云知声,这些明星公司。
其实在往前追溯,终止率的异常波动是从去年底就已出现。无论绝对数量还是所占比例,近三个月IPO终止的企业都较过往明显增多。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中止审核的IPO企业共计37家,1月为17家。作为对比,此前这一数字长期保持在个位数水平。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两个月时间里,科创板终止IPO的企业数量就已经接近此前一年的总和。
其实在监管风暴下,主动撤回或许是明智的。今年1月,证监会正式下发《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
《检查规定》共二十三条,一是明确证券交易所各板块的首发申请企业均予以适用,检查内容为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二是确定检查对象,按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两种方式确定。该规定预计通过“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两种方式,选定首发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在该规定出台之后,1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便组织完成了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第28次抽签仪式,共407家拟申报科创板、创业板企业参与,其中20家被抽中。对比以往抽签名单,407家、20家,数字之大,前所未有。之后,两大板块开始密集出现申报撤回的现象。
而自3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则进一步让企业造假代价加大。该法规定对于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人员在证券发行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最高十年有期徒刑,而欺诈发行最高判刑15年。
该法案的出台这也让越来越多正在奔赴IPO的企业打起了“退堂鼓”。据数据显示,1-2月科创板和创业板指共有53家IPO企业申请终止,其中绝大多数企业属于撤回申报材料的类型。
此外,严防上市前的利益输送、打击投机套利也成为监管的重点。2021年2月5日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重点约束股权代持、临近上市前突击入股、入股价格异常等问题。
而监管的不断注力让那些以往只想要圈钱离场的IPO们一个不断退场。我们需要明白的是IPO也不是一个绝对的目标,更不应是企业发展的顶峰,应该是另一个起点。
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不断地调整与规范得以成长。但无论政策如何变化,监管如何规范,优秀的企业仍将继续发光,市场也仍将追逐这些有价值的企业,投资人也可从中获取回报。而监管的越发规范也从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市场,挑选出更加优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