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税务部门要求电商卖家为刷单行为补税的消息在朋友圈和各大媒体刷屏了!吹牛皮,也要上税了。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日,北京已经通知了2000家企业,按照一次性支付宝进账额度补税。于此同时,济南也有不少卖家收到了“税收风险更正提示”的信息,税务机关提醒他们存在少记营业收入风险,要求企业自查3 年以来存在的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
值得注意得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税务机关发现2017-2019年申报的销售收入与电商平台统计的销售收入差异较大,存在少计销售收入的风险。而根据相关规定,其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查自纠修改申报表,补缴税款及滞纳金。
简单来讲就是之前一些网店刷单,被税务局用大数据监测出来了。税务机关要求之前有过刷单对不上账的一些店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即刻补缴税款。
2019年1月1日中国的《电商法》正式实行,将税收问题纳入《电商法》范畴,明确了税收范围、缴纳主体等。
此后,不管是淘宝还是京东上的卖家,都需要依法缴税。电商法的实行让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上有了法律依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税专家葛玉御表示,近几年,税务局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提高了大数据税收治理水平,同时加强了与电商平台企业的合作,可以获取平台统计的销售收入,从而借助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逃税问题。
有税务部门负责人近日也公开表示,税务部门现在可以发挥大数据优势,优化“统筹扎口、智能识别、网上推送、自查自纠、全程监督”的全闭环网上税收风险管理新模式。而这些技术也让税务机关在监测时更加得精准。
不过,因为此前相关审查并不算严苛,很多商家普遍通过刷单等行为钻空子,能少缴税就少缴。
但是此次大规模查处得消息一出,曾经大肆刷单的商家都慌了。毕竟,这么多年来,电商刷单,已经成了电商商家中普遍存在的行为。
因为刷单门槛低、收益高,提升销量和信用度,带来流量、制造爆款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手段。大部分电商人都选择把刷单作为起步时引流的工具,像618和双11这种大型活动,都是之前刷单的重灾区。
而刷单的方式一般主要分为三种:1、通过专门接电商刷单的工作室进行数据刷单。2、商家自己组建刷单团队,通过给予其他人一些刷单报酬的方式,组团刷单。3、通过微信、微信群等,给之前购买过自家商品的顾客发放礼品,让顾客帮忙刷单。
而刷单得本质原理就是模仿消费者的购买路径,给产品营造一种信任背书,利用平台的规则把单量刷上来,通过这种背书吸引更多的真实买家,慢慢的就会产生复利效应,提高自身的转化率提高。
而根据电商平台规则,商家和产品被收藏、加入购物车以及购买转化的数量系数越高,平台对商家的评价越高,给予的流量扶持越大。所以很多商家都愿意选择去刷单。但是刷单得本质就是造假骗人!
而此次税务机关出手,让很多刷单得商家连罚款都交不起,它将会有效得杜绝刷单现象,还给消费者一个更加可靠得网上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