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以后,A股市场最近迎来ST摘帽潮。比较突出的有手握锂矿的融捷股份、复星系举牌的舍得酒业。让大量博弈困境反转的价值投资者收益丰厚。然而我们更期待的便是ST盐湖股份的回归。我国钾肥资源紧缺,作为国内钾肥龙头,占据我国钾肥市场80%份额。同时还拥有号称价值12万亿的察尔汗盐湖开采权,要知道最近一直讨论的盐湖提锂技术,或能解决国内锂矿资源过于依赖海外的局面。所以国企盐湖股份对于国家来说还是极具战略意义的。
盐湖股份必定回归
都说青海省,一个行政大省GDP都不如江苏一个市高。还记得乐视网爆亏200亿的时候,都以为贾跃亭乐视成为亏损之王,没想到盐湖股份同年爆亏400亿之多。亏掉了青海省当年GDP得7分之一。破产重组背后债权人有大量金融机构同意了债转股方案。要知道当时盐湖股份为了破产重组,将亏损资产低价出售达成资不抵债目的损害了债权人利益。那么债转股方案既然可以通过,必然会想方设法让其重新回归上市。
今年年初盐湖股份申请恢复上市得到了批准,目前正在准备恢复上市的材料,董秘答复中预计6月提交。而且盐湖股份年报显示已经扭亏为盈。部分机构预计回归上市后盐湖股份估值可以达到千亿市值左右。
曾经盐湖神话是怎么破灭的
2003年-2008年当时的盐湖钾肥比茅台还牛的大白马,主营钾肥年均贡献70亿营收,毛利率高达70%。当年牛市创下5年20倍投资神话。无疑是价值投资的典范。是什么让盐湖神话破灭的?
03年到07年钾肥也是受益全球性顺周期环境,强劲的需求端拉动几乎所有大宗商品涨价,造就一波大牛市。国际钾肥市场也是垄断格局,08年4月国际钾肥巨头CanpotexLimited联合中化化肥协议较去年提价400美元一吨。当时牛市已经见顶,盐湖钾肥一直涨到08年4月份才有见顶迹象。然而许多机构因为国际钾肥提价依旧看多。
第一步:整体上市之殇
那个年代整体上市是牛市的催化剂许多企业整体上市后都是暴涨,盐湖集团整体上市一拖再拖几乎难产,在当时引起不小争议,盐湖集团以保护国有资产流失为由,通过资本运作损害了当时盐湖钾肥股东利益。操作上是这样的,盐湖集团为了整体上市后得到更多控股权,并没有直接将资产装进盐湖钾肥里,而是先借壳上市,一举撑杆跳将市值翻了10倍。再来和盐湖钾肥合并。盐湖钾肥股东不仅不能取得整体上市的收益,还要为盐湖集团借壳上市后的估值泡沫买单。这不盐湖合并后连续7个跌停板,整个市场哗然。在老股民的记忆中除了德隆崩盘,最为恶劣的当属盐湖崩盘。
盐湖集团当时高层可谓机关算尽,盐湖集团上市前,就曾将各个关联公司钾肥业务成本都算给当时上市的盐湖钾肥。就算如此业绩也是牛的一塌糊涂,茅台格力当时都得靠边站。盐湖集团各种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整体上市,保护自己的利益意识非常强,导致当时持有机构纷纷不看好整体上市方案。多年以后盐湖案浮出水面,国内某福布斯富豪涉嫌侵占国有资产。以非国企身份在盐湖集团借壳上市前认购盐湖集团数十亿的股份。其实不仅损害国家利益,而且坑害了盐湖钾肥数十万股民。
第二步:无底洞投资项目决策
国际钾肥市场长期保持垄断格局,加上国内钾资源过度依赖盐湖。盐湖股份开始不满足单一的钾肥业务了。适逢挪威电解镁行业巨头海德鲁准备退出镁行业,准备把技术以及设备出售。由于盐湖每年会产出上千万吨的氯化镁废料,对当地造成严重污染。盐湖决定引进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变废为宝使得察尔汗盐湖镁金属得以开发利用。当时总体设计的是每年40万吨电解镁、400万吨PVC,投资预算200亿。当时是2011年开始引进的,但是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环境施工难度大。投资预算从200亿涨到了400亿。2012年为此还发行了50亿的债券。
祸不单行,2014年俄罗斯钾肥巨头乌拉尔退出国际垄断联盟,决定向中国大量出口。国内钾肥供过于求,价格低迷不振。盐湖这时候显示出周期股特性主营业务毛利开始下降。2015年–2018年盐湖投资百亿的项目还未完工,甚至出现3起事故。这时候盐湖股份在2015年实施定向增发融资解决资金困难。
2017年供给侧改革大年,发改委下达限煤令,煤价大涨。盐湖股份由于能源不足开工项目成本陡增。2018年该项目已经亏损超50亿。
最后一步:战略性(故意)破产重整
一直持续到2019年,盐湖股份开始剥离亏损资产开始拍卖,据传是为了达到资不抵债逃废债目的。2019年盐湖股份突然公告,于2012年发行的12盐湖01债还不了了,我们破产了。2019年盐湖成为亏损王,亏损400多亿。为国企债违约开了先河。同时将亏损都放在2019年报表里,将重整后利润放在了2020年,并且宣布退市。债权人和股民要想拿回本金必须等到盐湖回归。这一系列操作为盐湖回归打满了预期。
盐湖回归预期的影响
最为备受瞩目国内第一钾肥产能盐湖股份回归,其估值大幅变动。造成钾矿资产价值重估。国内主要盐湖股份垄断钾肥产能,而我国一些企业在海外不断寻找钾矿资源。以亚钾国际为例,过去几年钾肥产能不断增长,目前25万吨产能。
2020年底亚钾国际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以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老挝农钾资源,从纯储量来看如果收购成功,储量将超过盐湖股份。而且有望成为亚洲最大钾矿储量企业。目前最新扩产年产能100万吨钾肥生产线预计今年7月开始投产。以同样有着100万吨钾肥产能的藏格控股来比较,亚钾国际目前至少有3倍的市值增长空间。
除了钾矿,还有另一个炙手可热的锂矿资源,盐湖提锂概念存在很多年,一直没有落地产能。最近在北京召开建设盐湖提锂基地可行性方案已经通过。盐湖股份曾经分出去的蓝科锂业今年5月份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年产能开始落地。要知道赣锋锂业国内的电池级碳酸锂产能不过才4万吨。
在盐湖股份去年自身难保情况下,科达制造去年开始增持蓝科锂业增持至48.5%,2019年对于盐湖巨额亏损,所持蓝科锂业股权因股权转让纠纷被冻结。如果这次破产重整涉及蓝科锂业股权问题,盐湖大股东被稀释情况,科达制造便会有成为大股东可能。
总之,盐湖旗下蓝科锂业盐湖提锂2万吨年产能落地,拥有盐湖资源的企业正式进入产能释放拐点,也就意味着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