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瑞幸的故事还能继续。2021年4月15日,瑞幸宣布已和公司现有大股东大钲资本旗下的一家实体及愉悦资本达成新的融资协议,由大钲资本领投该轮融资。
作为瑞幸咖啡最大的机构股东,大钲资本继续看好瑞幸咖啡业务模式和长期发展前景。
根据公告显示,瑞幸计划利用融资来完成最近公司和可转债持有人达成的重组计划,以及履行美国证监会达成的和解协议。“交易将使公司专注于业务运营和发展,继续拓展核心的咖啡业务和长期增长。”瑞幸表示。
事实上,从诞生起,瑞幸便不乏传奇色彩:曾经,不到1年时间内,这只饱受争议的独角兽一跃成为国内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而后,成立仅18个月之时,这个背负着巨额亏损的新锐企业在一片讶然声中走向纳斯达克;更具戏剧性的是,上市不满1年,瑞幸自曝财务造假,48天后,昔日的资本宠儿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而此之后瑞幸就一个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市场上很多的人都认为瑞幸这次恐怕要完了。但是谁能想到这事还没过去1年,瑞幸竟然还能拿到新的投资,继续着自己的故事。
这次领投瑞幸的机构名为大钲资本,是瑞幸最大的机构投资方和A、B两轮领投机构,A轮时大钲资本投资瑞幸1亿美金,B轮时投入近8000万美金,支持瑞幸团队进行了十几个月的技术研发。在这一次融资中,大钲资本依旧是瑞幸的最大投资方。
根据投资协议:1)大钲资本同意通过公司的定向增发,认购公司总额为2.4亿美元的高级可转换优先股;2)愉悦资本同意通过公司的定向增发,认购总额为1000万美元的高级可转换优先股。在特定情况下,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可以同比追加投资1.5亿美元。该交易的交割取决于数项条件,包括瑞幸咖啡与持有4.6亿美元的可转债持有人的债务重组计划完成。
其实在瑞幸之前,大众都不太认识这家机构,因为它实在是太低调了。但是,如果你仔细翻看大钲的投资履历,却让人直呼深藏不露。除了是瑞幸咖啡最大的机构投股东,上市前占股11.84%外,大钲资本还投资了泰邦生物、LOHO眼镜等行业领军企业,均为企业最大的机构投资人,投资眼光被业界称为“极其精准”。
其中,泰邦生物是中国市场主要血液制品三大国内生产商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血液制品企业,2018年集团销售收入达4.7亿美元,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7%。LOHO眼镜是国内首家新零售时尚眼镜品牌,首创眼镜行业M2C新模式,从工厂制造直接对接销售终端。
另外,大钲资本还涉足两家企业软件企业,凯京科技和掌通家园。凯京科技是中国新物流SaaS领域领军者,为小微物流企业和车主提供线上化的开放平台。掌通家园则是专注于家园共育的教育服务平台,2018年会员收入单日突破1000万元。
重仓、深度参与、不赚快钱是大钲资本的投资模式,这种投资模式不取巧却也十分有效。因为这种价值投资策略可以避免踏空风口、跌落神坛,在资本回归理性、行业日渐成熟时,发掘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独角兽。
在大钲资本掌舵人黎辉曾表示,“VC/PE行业大家都想找风口,都想当那头撞到了风口的猪。但是哪天风没了你还是会掉下来的,而且吹得越高摔得越狠。最重要的还是你能不能长出翅膀,靠自己的力量飞起来。我们要找的就是能够长出翅膀、自己飞翔的那只大雁。”
20多年前,黎辉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工作,2002年加入华平并工作了14年,曾深入参与乐普医疗、神州租车、美中宜和等项目。2016年底,“老兵”黎辉再出发,创立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让他保持着企业家的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带领大钲资本陪伴创业企业成长。不管风口开启还是关闭,不管有东风青云直上,还是必须逆风飞扬,作为价值投资者的黎辉关心的不是风口,而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核心要素——创新。顾客的痛点就是创业创新的突破点,而且依托国内日渐成熟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移动O2O东风,创新的力量将重塑许多传统行业。所以这也是此次黎辉在投瑞幸的愿意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瑞幸任命的临时清盘人于2020年12月发布的公告显示,瑞幸已于2020年8月首次实现了总体店面盈利。另外,在3898家门店中,60%以上都于2020年11月实现了店面盈利。
公告还提到,公司已采取系列措施,包括关闭经营业绩不良的门店,严控开店标准,将非核心业务的资源重新分配,优化产品组合,产品定价和折扣政策,持续专注于客户留存和购买频率,以及优化成本控制。
对于瑞幸的未来走向,公告表示,其原有业务模式是建立在店面和数字化迅速扩张的基础上的。虽然扩张对公司的业务增长依然重要,公司的首要业务重点已经从高速扩张转向有针对性的扩张和提升盈利能力和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