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自上而下,”双碳”主线是明年”宽信用”最重要的结构性方向,预计明年央行将加快推出与碳减排支持相关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2021年临近尾声,回顾今年一整年,以”双碳”政策为主线的新能源赛道无疑是市场最为火爆的赛道之一,但”分化”也仍是今年市场上众多投资者们心中的共识。
ESG投资理念是近十年来才流行的词汇。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报告》将其内涵定义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通过观测企业在环境保护(E)、社会责任(S)、公司治理(G)方面的绩效而非财务绩效,来评估自身的投资行为以及投资对象在履行社会职责、遵循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ESG投资在全球出现史无前例的增长。
据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部ESG咨询团队测算,全球市场对社会责任债券的需求在2020年增长了75倍。
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全球广义的ESG投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约45万亿美元。
目前国外的ESG投资已有许多实践,而中国相关的ESG投资才刚刚起步。
我国“十四五”规划为实现“双碳”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其中2030年中国实现碳达峰每年需要3万亿以上的资金投资,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要在新能源方面、先进储能和绿色零碳建筑等领域新增投资近140万亿元。
ESG投资也是我国养老基金投资中的一个新兴领域,ESG投资与养老基金融合也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事实上,十年前讨论养老基金入市曾是“谈虎色变”,但近十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不断推进,目前已开展委托全国社保基金投资。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出,投资对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非常必要,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稳”中求进,这都是养老基金投资的重要准则。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也表示,“双碳”将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养老基金可以为这场革命提供充足的资金,并分享革命成果。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养老基金和养老储备基金规模,目前我国三大养老支柱总规模超过13万亿,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养老基金体量大、久期长,天然契合“双碳”投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双碳”革命将重塑能源结构和能源格局,产生许多新的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陈文辉认为,养老基金资产配置应转变简单的分散投资的理念,重“双碳”领域才能谋取ESG胜利,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对于即将迈入的2022年,以”双碳”赛道为主的新能源、ESG主题基金还会不会延续当前市场的热度而不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