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经济学家唱衰美国之时,英国《英国金融时报》于当地时间5月31日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可能正在走向后美元世界》的文章。
然而这并不是世界主要金融评论人士第一次发表这样的言论,还记得在上一周,我们金科为大家分享的桥水达里奥万字长文中,达里奥就直接表明了相同的观点,达里奥在其最新发布的文章中,从历史和金融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详细的向我们证明了其美国步入衰落,中国正在迅速崛起的这一观点。
可能在很多的人看来,目前的,这种言论很荒谬,毕竟美元在全球货币储备中的占比超过60%,而人民币和欧元加起来的影响力都远远赶不上美国,美元还是绝大多数全球贸易中使用的货币。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美联储已经不再是那个当初的美联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最初意义上“银行的银行”,它放弃了自己最后贷款人的身份摇身成为首席贷款人。它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其债务积累速度得加快,而这一切都将给美国的财政实力和主权信用状况造成不小的压力,也会使得经济在冲击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段时间,全球多个央行和机构已经收紧了对美国国债的青睐程度,并掀起了美债减持潮。
据美国财政部5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央行买家在3月份共计减持299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创下了全球央行月抛售美国国债的新纪录。
而在截止到今年3月份的过去23个月内,全球央行买家已经连续22个月净减持美债,总减持规模为7493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中国减持了107亿美元的美债,持债规模降至1.08万亿美元。此外,在截止到今年3月份的过去19个月内,中国累计减持了约1256亿美元的美债。而受中国减持美债的影响,目前,俄罗斯基本上已经“清仓库”了它持有的所有美国债务,并有17个国家迅速跟进加入了美国债务削减行列。
除此之外,在《金融时报》的文章中还分析一些。另外的原因,美国和沙特关系将持续淡化,这也有可能削弱美元。毕竟在各国央行和全球投资者持有美元的诸多原因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而随着美国和沙特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以后石油还会不会持续用美元结算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一旦石油不在用美元结算,可想而知的,美债可能会遭受到新一轮的抛售。
著名的经济学家、风险资本家比尔·詹韦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在1932至1933年的冬天触底,当时胡佛应对大萧条不力,失去信誉,人们对银行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任一并消失。”或许有朝一日,人们对美元的信任和对美国的信任会再次趋同。
而达里奥则分析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兴起和衰落必然会伴随着货币的兴衰,而当美元的信任度消失之时,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也许也会随之崩塌。世界或真的有可能进入后美元时代。